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17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17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17篇,供大家参考。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17篇

篇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本应于今年第一季度提出,受疫情影响,中央对部分内容修订后,于今年6月30日审议通过。从战略层面看:《国企三年行动方案》横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之际,意在通过国企改革对中国发展的牵引,抢好“十四五”前半段,只有用好前半段,才能更好地抢追溯到,中央22号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而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将之前很多政策的症结,落实不下去的障碍,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政策空白地带,要做个拉网式排查和系统整合,以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全面推进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使得国改进入快速推进、综合推进,实质进展,出成效,出模式,出创新的新阶段。其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方案》在十个方面的大突破,至关重要。一、再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的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第二个集成,是把的22号文出台以来,所实施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二、聚焦七个关键抓手(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

  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产业、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

  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四、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李克强总理在5月22日政府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五、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

  六、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国资委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大对“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要在推动国有资本功能创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形态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尤其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七、重点领域混改将扩围升级众所周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改的关键领域,在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即将推出的当下,未来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扩围升级精准化。

  精准化分层分类推进“混改”,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民营企业合作,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并强调充分保障企业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八、煤电等多领域重组整合力度加大大方向是坚持出资人主导,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探索跨区域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九、科技创新和激励再加码卡脖子科技的靶向攻坚,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子课题。“十四五”规划中,若干国企将设立专项的卡脖子攻坚专题战略。由此带出的科技创新和激励创新必将成为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命题。

  十、省部合作,省界进入新境界继八个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生态带、东北二次振兴、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二个准国家战略(大运河文化带、海西经济区)之后,中央又推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渝双城都市圈战略。

  如此多而重大的国家命脉型战略叠加而来,其核心就是要从全局上、制度上、规划上、国资布局上解决中央企业与各地深化合作,各地用好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的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好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资本,运作好国际国内两个循环。

  总之,三年行动是推动中国再出发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资国企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更是其中的关键和主轴。

  基于这一点,7月22日,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年中视频座谈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强调,要聚焦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激发国有企业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要强化提质增效稳增长,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强化改革落地见效,突出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扎实做好国资国企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央地合作;强化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篇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有企业改革专题——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

  课程背景:疫情“黑天鹅”,中美贸易是中国当前面临的难题。十九届四种全会和2020

  年的两会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定位如何,金融市场的导向和政策是怎么样的?疫情反复对金融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政府工作如何评价基本目标?政策取向和基调是什么的?如何看待2020的重点工作?国企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国企改革的原则是什么?国企改革的问题和突破方向是什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国企改革中的债务如何化解?……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政府部门、金融行业、房地产行业必须了解的知识。

  课程收益:●掌握政府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和逻辑●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对标管理的重难点●了解国资委下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计划

  课程时间:1天,6小时/天课程对象:政府系统各级官员,央企、国企的中高层领导课程方式:讲演结合+案例研讨+互动研讨

  课程大纲第一讲:对标世界一流的认知1.8大领域,34个核心工作模块2.八大核心要点3.对标世界一流的理解及特点4.对标世界一流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讲:如何对标世界一流1.对标世界一流的模型案例分析:德勤,麦肯锡,华能,国网,宝武集团等对标模型2.对标世界一流的五大维度解决四个关键问题3.对标世界一流的五个步骤案例分析:中国华能4.对标世界一流的五大机制与三大保障案例分析:华润案例分析:中国华能,三色三强三优案例分析:宝武集团,四个特色做法

  第三讲:对标世界一流的重点模块详解一、科技创新的对标1.对标方向案例分析:维斯塔斯,诺和诺德,三星2.对标基础:协同案例分析:GE商店3.对标关键:共享案例分析:海尔,东风汽车4.对标核心: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分析:法国恩基(ENGIE)集团,三一集团的裂变二、战略的对标1.政策的4个要求2.和谁对:和三类企业对3.对什么:PET三维战略对标模型4.怎么对:做好三件事三、组织管理的对标1.对标的两个聚焦2.对标的四个内容

  四、运营的对标1.对标的3个要点2.对标的3个关键五、人力资源的对标1.人才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对标案例分析:沃尔玛2.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对标案例分析:新兴际华3.薪酬激励案例分析:海康威视4.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案例BP石油

  

  

篇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解读(仅供参考)

  01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靶向,高强度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第二个集成,是把2015年的22号文出台以来,“1+N”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结构化梳理,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综合改革、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在未来的三年行动中加快落实,促进见效,滚动推进,定点攻坚。第三个集成,是把这几年在“十项改革试点”、“双百行动”、三去一降一补、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国企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试点、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等改革试点示范工程和重大改革行动推进过程中,国资国企界所探索的理论,创造的一些经验,模式,路径,综合,融合,跨界,推广更广阔,更深度的国改中去。第四个集成,是之前的四批210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从中央企业到省市国企有近千家试点企业将会作为吃过螃蟹的改革样板进一步推动更为全面的综合改革,以期巩固改革成果,推进改革成效,引领改革信心。

  02聚焦七个关键抓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七个关键抓手,这七个抓手的改革不仅要有路线图、时间表,还要可考核、可评价、可倒逼!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不同于公司法公司章程范例的个性化设计,探索黄金股,AB股,同股不同表决权,同股不同分配权,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国家战略)、产业(领域)、时间、角色与担当等方面的布局,力推战略性重组、突破性重构、大格局创构、专业化整合,引导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发挥国有企业在“六稳”、“六保”、优化结构,畅通国际、国内两个循环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科学合理探索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化,适应和引领新型全球化探索,发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两类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综合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加强党建,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03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目前,全国已有27个地方出台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5个地方出台权责清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时间,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

  河北、黑龙江、甘肃等地国资委在统一监管上强化负债率监测管控,推动高负债地方国企落实降杠杆任务。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

  未来国资系统的智能化监管将是国企改革领导小组更为关注的战略性工程。在增强研发创新能力、强化财务硬约束、削减和规范补贴、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金回报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基于大数据分析和动态实时监控,引导国资系统形成更为明确的任务举措,制定科学的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形成针对各类风险的发现乃至预警机制。

  04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十月底前出具推进综合改革的一揽子政策。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5月22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

  05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加快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提出要在2018年底基本完成剥离任务。由于工作遇到太多阻碍因素,导致推进难度大、进度慢。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需要出大招,出真招,一企一策,多策齐下,采取整体移交,自治运营,托管运行,企业兜

  底加市场运作,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化运营管理等不同方式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早先也曾强调,今年将全面完成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篇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解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心得体会演讲稿范文下载4篇

  解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全文心得体会演讲稿范文1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要意义_____________高度重视国有

  企业改革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必须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是可衡量、可考核、可检验、要办事的。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目标要求通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明显成效,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在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一)国有企业要成为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首先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更好为党和人民服务。要加强党的领导,落实董事会职权,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

  (二)国有企业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要以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在关

  1

  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三)国有企业要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上发挥引领作用。国有企业要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和重要影响力。根据不同行业集中度要求,推动形成比较好的市场结构。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中央企业要坚决压缩管理层级,防控好各类风险。

  (四)国有企业要在保障社会民生和应对重大挑战等方面发挥特殊保障作用。要推动国有资本在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做好制度安排。对国有企业承担公益类业务,要进行分类核算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补贴体现。

  (五)国有企业要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让国有企业真正起到抵御宏观风险的托底作用。

  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

  2

  展。四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七是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八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四、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一)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我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是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对于需要进的领域,我们以做强做优做精为明确的目标,支持相关的企业进行并购和专业化整合,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配置相应的资源,提高他们的效率,也提高他们整体竞争力。在退的方面,对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非主营业务和不良资产坚决退出。

  (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主要是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

  3

  布局。同时也要鼓励国有企业加强与民营企业、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形成龙头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其他企业有效互动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同时,我们也要构建新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机制,在产业链、供应链整个领域探索新的有效的金融运行模式,提升产融结合的效果。

  (三)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围绕京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推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建立央地合作的良好机制,也充分运用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区域发展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四)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我们要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五、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按照我们经常说的几个原则,就是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为工作底线,以激发活力、提高效率为具体路径,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一)分层分类推动改革。我们的混改更多是要聚焦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营公司所出资企业和商业一类子企业。

  4

  (二)合理设计和优化股权结构。我们鼓励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引进持股占5%甚至5%以上的战略投资者进来,作为积极股东参与治理,至于非上市公司,相应的股比还可以再大一些,也就是刚才说的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

  (三)深度转换经营机制。我们支持和鼓励国有企业集团对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希望混改的企业在劳动人事分配机制方面率先突破,真正形成富有活力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四)我们要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抓手。在产业链、供应链上,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不断深化合作,形成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

  

篇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突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

  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2020年第11期

  文|张东明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第一年,国企再传好消息。财政部11月26日发布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结束同比下降趋势,实现正增长,利润总额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10月份,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较去年同期增长52.5%。1~10月,利润总额26300.5亿元,同比下降10.0%,较1~9月降幅收窄6.0个百分点,其中,中央企业17607.8亿元,同比下降9.4%,地方国有企业8692.7亿元,同比下降11.3%。

  业内分析认为,国有经济运行趋稳向好,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全力实施密切相关。

  如果深层次思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国企改革其实就是做好三件事:体制、机制与制度。

  其中,机制是企业效益和经营者、劳动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中长期激励等手段来实现;制度是国有企业的运作方式,是所有者、经营者、决策者、执行者之间的关系;体制则是国有经济、国有资本、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高效运作的国资监管体系,也是国有企业改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早在今年1月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召开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就对2020年国资国企全力实施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工作提出了抓好改革落实的要求。

  紧接着,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此后,各地贯彻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相关方案陆续审议并出台。

  按照目标,在未来两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要围绕重点领域,通过全面精益化管理提升,实现国有重点企业与全球同行业企业相比,全员劳动生产率走在前列,产品质量水平走在前列,品牌影响力走在前列,创新成果走在前列,真正实现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企业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按照部署,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要进一步明确总部职能定位,加大授权放权力度,建立完善“总部机关化”问题专项治理长效机制,加快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

  按照要求,各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要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上述这些,均对国资国企应对当前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难题,突破国内国际经济发展中的阻碍,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遵循与支撑。

  

  

篇六: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

  两个月后召开了第十四次深化改革会议,第一个文件是《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特别强调了2020年的三大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三项

  是“乘势而上,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意味着经济体制现代化的任务应该成为下一届中央全体会议的主题。这个信息非常重要。

  2

  改革的两大功能: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引领作用

  依靠改革应对变化,开拓新局面,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不仅善于蓄势待发,而且善于识别变化、求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在变。要准确认识变化,科学应对,积极求变。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改革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重大制度创新。优先实施有利于提高群众获得感的改革。强调突破和引领作用,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实施深化改革规划指明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优势和劣势,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1会议主题点到“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十三次深改是4月27日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有抗疫的紧迫性,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20-2021年)》,则有对四中全会精神承上启下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4

  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八: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于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1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第十三次深化改革于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

  1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2

  

  

篇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产业时间角色与担当等方面的布局力推战略性重组突破性重构大格局创构专业化整合引导聚焦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发挥国有企业在六稳六保优化结构畅通国际国内两个循环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负面影响科学合理探索中国在新时期的国际化适应和引领新型全球化探索发挥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学习研讨提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本应于今年第一季度提出,受疫情影响,中央对部分内容修订后,于今年6月30日审议通过。从战略层面看:《国企三年行动方案》横跨“十三五”收官与“十四五”开局之际,意在通过国企改革对中国发展的牵引,抢好“十四五”前半段,只有用好前半段,才能更好地抢追溯到,中央22号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之后,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而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将之前很多政策的症结,落实不下去的障碍,与现实的冲突以及政策空白地带,要做个拉网式排查和系统整合,以一揽子政策的出台,全面推进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使得国改进入快速推进、综合推进,实质进展,出成效,出模式,出创新的新阶段。其中,深入理解和把握《方案》在十个方面的大突破,至关重要。一、再顶层设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是行动方案的中心,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其核心目标。方案有四个核心集成:第一个集成,要把党的十九大对国有资本的担当,对国资国企改革的相关要求针对性的落实到未来三年行动当中去。第二个集成,是把的22号文出台以来,所实施的改革政策系统整合、拾遗补缺,变若干单项改革为系统改革,对国资国企改革明现状,找问题,确症结,定任务,定二、聚焦七个关键抓手(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推动章程和议事规则的个性化设计,落实董事会职权,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二)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和经

  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制度,推进制定各类科学的市场化目标,探索将五位一体建设任务合理的折算为市场化目标,推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三)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探索基于混改的企业制度重构,深度转化经营机制,积极推动深度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探索在公司章程和实际治理过程中保护国有出资人利益的相关制度安排。

  (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国有资本在形态布局、空间、产业、

  (五)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

  (六)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的深化、模式化,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七)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探索党组织在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家价值,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是发挥国资系统作用,形成国资系统战斗力和牵引作用的关键。

  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四、综合改革一揽子政策李克强总理在5月22日政府中指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所以,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就是针对这些目标,一揽子出台系列政策,不让国资委在改革上喊得响却动得少,不让国企在改革上犹犹豫豫,把政策供给到位,让国资国企清爽干脆地迈入“十四五”。五、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中,“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项由国资委牵头,12月底前完成。

  六、加快推进“两类公司”试点国资委明确指出,今年将加大对“两类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授权力度,适时改组或组建新的“两类公司”。两类公司要在推动国有资本功能创新,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国有资本形态转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上更好发挥作用,尤其在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方面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

  七、重点领域混改将扩围升级众所周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改的关键领域,在深化国企“混改”实施意见即将推出的当下,未来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扩围升级精准化。

  精准化分层分类推进“混改”,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深化与民营企业合作,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科学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并强调充分保障企业职工知情权、参与权。

  八、煤电等多领域重组整合力度加大大方向是坚持出资人主导,对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的领域开展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积极探索跨区域整合,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剥离。

  九、科技创新和激励再加码卡脖子科技的靶向攻坚,是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子课题。“十四五”规划中,若干国企将设立专项的卡脖子攻坚专题战略。由此带出的科技创新和激励创新必将成为三年行动方案的关键命题。

  十、省部合作,省界进入新境界继八个国家大战略(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生态带、东北二次振兴、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二个准国家战略(大运河文化带、海西经济区)之后,中央又推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成渝双城都市圈战略。

  如此多而重大的国家命脉型战略叠加而来,其核心就是要从全局上、制度上、规划上、国资布局上解决中央企业与各地深化合作,各地用好全国范围内国有资本的带头引领作用,带动好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资本,运作好国际国内两个循环。

  总之,三年行动是推动中国再出发的改革,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国资国企改革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更是其中的关键和主轴。

  基于这一点,7月22日,国资委召开地方国资委年中视频座谈会,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强调,要聚焦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落实落地,激发国有企业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要强化提质增效稳增长,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融合发展、互利共赢;

  强化改革落地见效,突出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规划战略引领,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扎实做好国资国企规划编制工作,深化央地合作;强化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增强监管合力;强化风险防范化解,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篇十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

  6月30日下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召开。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一2022年)》等各项方案,这意味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正式进入倒计时,国企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进一步明确,国企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速。

  《行动方案》全文虽然还并未对外公布,但根据相关信息,目前己经透露出几个内容:一是坚定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二是国企改革的七大内容;三是増强国有经济五个发力点。

  即“一个方向“、“七大内容”、“五个力”。

  “一个方向”

  坚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不动摇,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吿就曾强调指出:1.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2.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3.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4.基本完成剥离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5.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

  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国资国企的部分,突出体现了国有企业的顶梁柱、主力军作用。这是对“全民战疫”成果的总结和提升:江宇表示,“全民战疫”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制度优势,同西方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证明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意义.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经济有强大的资源动员能力和更高的总体效率,充分证明了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有自身优势,需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

  “七大内容”

  落实方案第一年,改革聚焦七个方面。

  6月1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其中就提到过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并于10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对此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今年改革大的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董事会应建尽建;理清党委(党组)、董事会、经理层等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落实董事会职权,加快建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这一条,过去没有放在突出位置,实际上非常重要。

  2.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国有企业积极统筹运用各类中长期激励政策,着力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

  3.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特别是要推动混合所有制企业深度转化经营机制,充分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显然,从混向改转变,改是主要的。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点得清楚的。看来,战略型投资要加强。财务型投资,譬如上市公司,非国有股东的作用很难发挥。

  4.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治,引导企业进一步聚焦实体经济,做强做精主业,特别是发挥国有企业在优化结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方面的引领作用,对冲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强做精主业是话中有话的,不需要做精的非主业怎么处理。其实,这一点动作是很多很大的。构畅通循环、稳定增长,是具体而实在的,今年的事情。

  5.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大授权放权力度,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这件事情是关于两类公司的,给两类公司放权。央企总部仍然是改革的中枢。有效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功能作用。仍然会进2020年两会报告,加上有效两个字,史有力气的感觉。

  6.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显然要更好推广改革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近年来国企改革鼓励基层创新,央企和地方国企都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三年行动方案要提炼经验和做法,将其上升至改革的制度层面,不过这话讲了好几年了,怎样推广经

  验,似乎还没有出现好的办法,尚需要摸索。7.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

  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党建,是今年的口号。怎么写出高质量党建的标准,是一个努力方向。

  “五个力”

  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而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曾指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将是该方案发力的关键方向。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增强国有经济的“五个力”一一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取得突破。

  李锦表示,当前,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国有经济受疫情较大冲击的阶段已吿一段落,央企、国企未来在“六保”中有望发挥顶梁柱、压舱石的作用。应对现实背景,国家将更为重视在重点领域寻求突破。

  预计《行动方案》将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要求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甚至在时间发上提出具体要求。

  具体来看,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大力推进“双百行动”“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等方面,《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会有明确安排和部署。

  国企改革正式迈入快车道

  随着《方案》的正式通过,今后3年是国企改革关键阶段,四批210户混改试点、“双百行动”、“区域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系列改革举措全面提速,从中央企业到省市国企有近千家试点企业启动改革,国企各项改革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篇十二: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

  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2020年第11期

  文|江聃证券时报网

  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全面介绍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主要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和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等八个方面。

  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推动国有企业的上市,围绕上市加大包括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各项改革力度。

  “尽管没有对资产证券化率提出具体指标,但是这个方向是毋庸置疑的。”翁杰明称,“我们会跟各类所有制不断合作当中进行股权改革,来进行多方面创新,推进企业上市。上市公司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载体,也是推进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渠道,相信经过三年的改革,代表混合所有制重要特征的国有绝对控股、相对控股或者国有资本参与的上市公司会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目前各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超过了1000家,大概占A股市场的26%,市值大概占32%。

  国资委将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和中高端领域进行布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向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聚焦八方面重点任务

  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今后三年对于党中央、国务院“1+N”顶层设计、政策体系的落实,是具体施工图,是有项目、有完成的时间节点,可衡量、可考核,一定要落实、一定要向社会各方有明确的交待。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聚焦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形成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二是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四是要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也由此提高效率;

  五是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着力从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实现转变,进一步提高国资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六是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七是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八是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翁杰明指出,下一步,国资委要重点抓好几个方面的落实工作:第一,抓好责任落实。要明确直接的责任体系,签订责任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竿子抓到底。第二,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结合各企业的实际,扎扎实实做好地区和企业的落实落地。第三,推动基层创新,在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的前提下,要赋予各地方以更大的改革自主权,鼓励各个企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开辟国企改革的一片新天地。第四,要抓好督查考核,国资委建立了在线督办系统,把重点事项列入其中,同时也制定了比较明确的考核办法,实际上就是挂图作战,务求实效。

  支持国企和民企兼并重组

  9月27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国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进兼并重组和战略性组合。市场有观点认为,这一提法将打破兼并重组和战略性整合中国企与民企之间的界限。

  对此,翁杰明表示,国资委从来没有在国企和民企的兼并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方面设置界限。国资委理所当然支持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兼并重组,也同样支持中央企业和中央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支持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

  “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实事求是的原则,只要兼并重组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能够避免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能够比较好地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当然这肯定要适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都会做相应支持。”翁杰明说。

  下一步,国资委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的编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第一,推动国有企业围绕主责主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促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应急能力建设、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第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第三,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加大新动能的培育,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导推动中央企业更多地投资像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运用一系列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力争2022年央企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达5%以上

  国资委对于中央企业的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科创局,并从考核指标的设置上,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19年中央企业研发投入达到8190亿元,同比增长了17.5%。

  彭华岗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健全研发投入效益加回机制,进一步提升科技指标权重,加大科技奖励在考核当中的加分力度,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稳步增长。力争到2022年,中央企业重点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要达到5%以上。

  进一步发挥科研院所转制企业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创新联合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打造高水平的“双创”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同时要加快推动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技术与实体产业的融合应用,加速国有企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

  

篇十三: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于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关于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

  |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篇十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再升级

  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2020年第11期

  文|桑蕾孙铭阳《黑龙江日报》记者

  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今年6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标志着,国企改革将在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进入新阶段,国企改革,尤其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也将由此进入升级阶段。

  1.混改激发国企活力改革成效不断显现

  自2016年以来,黑龙江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完成混改已突破100户,共引进非国有资本90多亿元,促进了各类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无人驾驶、智慧公路管控(服务)平台、智慧公交系统……这些听起来科技感十足的项目,都来自一家集产品、系统研发、运营、销售、施工、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信息产业公司——黑龙江省交投千方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新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千方科技整合了交投集团的资本优势和千方集团的技术优势,给公司引进了先进管理经验,推动了决策机制改变,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获取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交通科技行业顶尖技术人才的支持,加大了与市场接轨的力度,完善了多元化的激励方式,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2019年9月成立以来,当年年底即实现了营业收入1.3亿元,净利润1290万元的优异成绩。

  增员不增薪、减员不减薪。利润上涨工资总额就上涨,利润下降工资总额就下降。大唐黑龙江五常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隶属于黑龙江新产业投资集团,只有66名员工,却在2019年实现利润总额突破2000万元,员工的平均工资也达到了11.6万元。公司上下将这一成果归功于混合所有制下进行的人事制度改革。“传统国企的管理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人均劳动生产力的提升,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薪酬打开,实现工资总额与企业业绩挂钩的联动机制势在必行。”公司总经理刘冰说。

  不断铺开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积极影响着我省国企的发展。据省国资委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全省地方国有企业完成混改已突破100户,共引进非国有资本90多亿元,促进了各类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2.纵深推进混改商业类企业混改比例已超过60%

  省国资委采取分类推进方式,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讲座辅导,印发招商引资项目册,召开省内、外推介会、对接会等方式推介混改项目,其中重点推进的商业类企业混改比例已超过60%。

  近年来,省国资委将推进出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的有效方式。为推动混改政策体系进一步深入和完善,我省陆续出台了《关于黑龙江省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和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及《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我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方向和重点,制定了混改任务台账,确定131户企业重点推进。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的原则,积极推进省市两级国有企业和驻省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

  一企一策,不搞拉郎配的背后,既是尊重市场经济原则,又是我省国企自有特点造成的。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张玉福说,“国有企业想吸引民营资本就得拿出好资产和真金白银,但我省国有企业从事传统行业的较多,对资本的吸引度不够,更重要的是人的因素。我省经济市场化晚,国企体制机制转化较慢,一些企业从班子成员到员工的思想观念都需要转变,省国资委做了大量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企业人员对改制建立信心。”

  为此,省国资委还建立了出资企业改革工作推进机制,主要领导每季度、主管领导每月召集例会,研究推进工作。根据出资企业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和沟通协调的基础上,以子公司混改为重点,每年选择10~20户左右出资企业子公司推进混改。张玉福说,在多年推进过程中,省国资委采取分类推进方式,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讲座辅导,印发招商引资项目册,召开省内、外推介会、对接会等方式推介混改项目,其中重点推进的商业类企业混改比例已超过60%。

  3.混改举措密集推出,坚持做到“宜混则混、一企一策”

  我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升级阶段,要推动重点领域混改提质增效,改革的重点集中在农业、制造业、新能源领域的商业一类国企。

  我省地方国有企业偏重于资源型、传统型产业,老企业多,包袱较重。同时,国有经济占比高,体制机制不活,市场化程度不高,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我省国企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

  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国企混改的红利进一步释放。今年1~9月,即使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省国资委出资企业依然实现增长,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15.79亿元,同比增长19.37%,增幅较上半年提高18.03个百分点,三季度营业收入较二季度环比增长40.63%。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已经于今年6月30日正式通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之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将进入快速推进、实质进展的新阶段。

  省国资委产权管理处处长夏明禹表示:“目前,我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进入升级阶段,要推动重点领域混改提质增效。”对于升级阶段,他解释说,我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期停留在引入民营资本的层面上,今后要以引入民营资本为手段,根据实际情况,注重发挥积极股东作用,让非国有投资合作方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吸引非国有资本的大胆进入。通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现市场化运作,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选人用人,对经理层实现聘任任期制、管理契约化和薪酬差异化。

  在国企改革的重点领域方面,夏明禹解释说,国有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商业一类为主业处于完全竞争性行业和领域的企业,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第二类,商业二类国有企业以服务我省发展战略、承担重大专项任务为主要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

  

篇十五: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三年行动计划纲要

  某某某某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22--2022年)

  未来三年,是我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战略,全力打造第四大都某区的重要阶段。根据某国资委《关于开展某属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围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统筹发展”这一条主线,构建“建设管理、实体经济、多元发展”集团化体系,强化企业实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把公司初步建设成为某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交通投资类骨干企业。

  到2022年,力争总资产达到40亿元以上,净资产14亿元,年营收3亿元以上,拥有6家以上全资(或控股)公司,企业员工2000人以上,完成投资30亿元。

  (二)年度目标:围绕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2022年至2022年年度目标。

  1.2022年:总资产10亿元以上,净资产4.3亿元,年收入0.2亿元以上,完成投资6.8亿元,融资3.6亿元。

  项目实施目标:建设线,在10月份开通试运行;某某某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开工;2.2022年:总资产27亿元以上,净资产8亿元,年收入2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2.6亿元,融资8.8亿元。

  项目实施目标:3.2022年:总资产47亿元以上,净资产14亿元,年收入3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4亿元,融资9.9亿元。

  项目实施目标:按二、主要任务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目标。单位:万元、人指标名称2022年2022年2022年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国有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总额主营业务成本人工成本在岗职工人数利润总额净利润重大项目投资额1公路工程2站场设施3快速公交5旅游工程6其他(二)重点项目实施目标1.公路工程项目:基本完成;2.站场设施项目:完成浙中公铁物流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3.快速公交项目:完成建设项目。4.港航工程项目:力争完成建设。5.旅游工程项目:完成建设。(三)结构调整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交通项目的衍生产业,推动多元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和扶持下属企业,做强做实“交通建设、客货运输、现代物流、出租旅游、港航开发”五大产业板块。在资本平台、产业能力、服务格局、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建设成为某区一流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2.优化产权结构。充分利用划入的股权和资产,在某政府统一部署下,适时采用资产重组、增资扩股、收购、兼并等形式,吸纳更多更好的优质资产和优良项目,不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企业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使公司逐步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经济主体。进一步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责任和权利,能使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更和谐、高效,为企业的成长壮大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4.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和完善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工程管理、预算约束、资产经营、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规范化运营的能力。

  (四)历史问题处理目标。整合政府注入我公司资产,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的创新,将优质的资产、资源、资金进行梳理整合,科学配置,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资产价值最大化。

  (五)全面风险管理目标。以强化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内控制度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使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企业管理提升目标。着重提升办公、财务、资产和工程建设管理自动化水平,构建合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框架和竞聘上岗的激励机制,提升“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某精神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健全规章制度,适应新常态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责任和权利,逐步建立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投融资决策、业绩考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信息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六大体系。

  2.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强化民主决策、工程管理、预算约束、资产经营、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规范化运营的能力。

  3.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重点深化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三大软件系统的推广运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二)优化产业与产权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以交通项目投资建设为依托,做实做强主体产业的同时,注重对物流产业、旅游产业、港航开发、广告开发、以及快速公交衍生产业的拓展。

  2.要创新BRT经营模式,借助“互联网+”和BRT站台及车辆广告业务,提升BRT项目综合经营能力。

  3.按照某场法则和资金运行规律,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和投资活动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交通项目投资后形成的产能和区域优势,提高综合开发能力。

  4.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三)突出重点,强化工程项目建设

  未来三年,公司要抢抓机遇,打破原有行政、地域界限,以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主枢纽为契机,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企业。

  完成一批重点项目。

  2.参与一批重点项目。

  3.打造一批精品工程。要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打造一批省级和某级优质工程奖项目,力争获得“钱江杯”,提升品牌效益。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

  1.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要建结合某属国企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实施资源捆绑、资产重组等方式,多渠道整合资源,组建实体经济企业,引进资金流和现金流,增加公司的资产规模,增强投融资能力。

  2.拓宽思路,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要根据投资建设需要,寻求社会化、某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①继续通过政策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授信额度,争取优惠利率;②积极做好项目包装,寻求合作伙伴,打造示范PPP项目;③通过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④谋划通过整合优质资产组建上某公司,进行股权融资,促进交通项目实施。

  3积极创新,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要利用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范围,引进资金流和效益化产业,打造成集投资、融资、建设、管理为一体的企业,

  实现从“经营型和建设型企业”向“资本型和资产型企业”转变,提升企业运营能效,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补短板,着力解决遏制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抢抓机遇,搭建产业经济平台,多渠道开拓造血功能。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可支配资产资金和资源,进一步盘活现有资产,探索交通产业链延伸背景下的产业开发。要抢某某某契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投资开发“建、运、停、修、游”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向交通产业上游要效益,开发衍生项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强化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保值增值率。对某政府注入的实物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要做充分的某场调研,确定开发计划,尽早发挥其应有效益。

  3.积极拓展新兴产业,提高某场占有率。要借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在现有BRT充换电系统的基础上,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出租旅游、BRT流动商业街、站台广告、场站综合体等进行资源整合。

  (六)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强化企业风险管理。

  1.注重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意识。要从多方面收集信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未来发展目标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

  2.明确职责,健全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风险管控职能,保障其独立性及权威性,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并通过法定程序,指导和监督全资、控股子企业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3.强化管理,完善内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立覆盖各类风险管理全流程的差异化风险管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增强风险管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公司网站建设、推行网上办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管理自动化,推进创新型企业管理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2.通过资源共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资源,有效发挥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促进作用,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精细化运营、管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通过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对所属公司的管理。一是通过战略指导、绩效获取、资源调配与整合等,为公司运营提供常规性服务与支持等,实现对下属公司的运营管控型模式和管控功能。二是要强化对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交工验收结果的管理,探索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项目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完善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某某某某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22年7月8日

  

  

篇十六: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三年行动计划纲要

  ****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22--2022年)

  未来三年,是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实施“走在前列,共建金华”战略,全力打造第四大都*区的重要阶段。根据*国资委《关于开展*属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围绕“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统筹发展”这一条主线,构建“建设管理、实体经济、多元发展”集团化体系,强化企业实体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把公司初步建设成为*区具有一定规模的国有交通投资类骨干企业。

  到2022年,力争总资产达到40亿元以上,净资产14亿元,年营收3亿元以上,拥有6家以上全资(或控股)公司,企业员工2000人以上,完成投资30亿元。

  (二)年度目标:围绕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目标,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2022年至2022年年度目标。

  1.2022年:总资产10亿元以上,净资产4.3亿元,年收入0.2亿元以上,完成投资6.8亿元,融资3.6亿元。

  项目实施目标:建设线,在10月份开通试运行;***工程完成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开工;2.2022年:总资产27亿元以上,净资产8亿元,年收入2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2.6亿元,融资8.8亿元。

  项目实施目标:3.2022年:总资产47亿元以上,净资产14亿元,年收入3亿元以上,完成投资14亿元,融资9.9亿元。

  项目实施目标:按二、主要任务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目标。单位:万元、人指标名称2022年2022年2022年资产总额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国有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成本总额主营业务成本人工成本在岗职工人数利润总额净利润重大项目投资额1公路工程2站场设施3快速公交5旅游工程6其他(二)重点项目实施目标1.公路工程项目:基本完成;2.站场设施项目:完成浙中公铁物流港项目一期工程建设。3.快速公交项目:完成建设项目。4.港航工程项目:力争完成建设。5.旅游工程项目:完成建设。(三)结构调整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发展交通项目的衍生产业,推动多元发展。大力培育、发展和扶持下属企业,做强做实“交通建设、客货运输、现代物流、出租旅游、港航开发”五大产业板块。在资本平台、产业能力、服务格局、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建设成为*区一流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2.优化产权结构。充分利用划入的股权和资产,在*政府统一部署下,适时采用资产重组、增资扩股、收购、兼并等形式,吸纳更多更好的优质资产和优良项目,不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企业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使公司逐步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经济主体。进一步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责任和权利,能使企业的运营机制和管理方式更和谐、高效,为企业的成长壮大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4.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和完善议事规则、民主决策、工程管理、预算约束、资产经营、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规范化运营的能力。

  (四)历史问题处理目标。整合政府注入我公司资产,积极盘活闲置资产,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的创新,将优质的资产、资源、资金进行梳理整合,科学配置,努力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资产价值最大化。

  (五)全面风险管理目标。以强化风险意识、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内控制度完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目标,使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企业管理提升目标。着重提升办公、财务、资产和工程建设管理自动化水平,构建合理的战略性人力资源框架和竞聘上岗的激励机制,提升“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精神和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主要工作举措

  (一)健全规章制度,适应新常态

  1.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组织架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体制和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责任和权利,逐步建立集团化管理模式下的投融资决策、业绩考评、安全生产、风险防控、信息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六大体系。

  2.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强化民主决策、工程管理、预算约束、资产经营、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制度执行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规范化运营的能力。

  3.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重点深化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三大软件系统的推广运行工作,提高管理效率。

  (二)优化产业与产权结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1.以交通项目投资建设为依托,做实做强主体产业的同时,注重对物流产业、旅游产业、港航开发、广告开发、以及快速公交衍生产业的拓展。

  2.要创新BRT经营模式,借助“互联网+”和BRT站台及车辆广告业务,提升BRT项目综合经营能力。

  3.按照*场法则和资金运行规律,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和投资活动的科学管理,充分利用交通项目投资后形成的产能和区域优势,提高综合开发能力。

  4.盘活闲置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三)突出重点,强化工程项目建设

  未来三年,公司要抢抓机遇,打破原有行政、地域界限,以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主枢纽为契机,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做优企业。

  完成一批重点项目。

  2.参与一批重点项目。

  3.打造一批精品工程。要通过科学规划、强化管理,打造一批省级和*级优质工程奖项目,力争获得“钱江杯”,提升品牌效益。

  (四)创新投融资体制,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

  1.整合资源,做大做强投融资平台。要建结合*属国企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探索实施资源捆绑、资产重组等方式,多渠道整合资源,组建实体经济企业,引进资金流和现金流,增加公司的资产规模,增强投融资能力。

  2.拓宽思路,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要根据投资建设需要,寻求社会化、*场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①继续通过政策银行以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扩大授信额度,争取优惠利率;②积极做好项目包装,寻求合作伙伴,打造示范PPP项目;③通过建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拓展融资渠道;④谋划通过整合优质资产组建上*公司,进行股权融资,促进交通项目实施。

  3积极创新,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要利用自身优势扩大经营范围,引进资金流和效益化产业,打造成集投资、融资、建设、管理为一体的企业,

  实现从“经营型和建设型企业”向“资本型和资产型企业”转变,提升企业运营能效,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补短板,着力解决遏制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1.抢抓机遇,搭建产业经济平台,多渠道开拓造血功能。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可支配资产资金和资源,进一步盘活现有资产,探索交通产业链延伸背景下的产业开发。要抢***契机,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投资开发“建、运、停、修、游”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向交通产业上游要效益,开发衍生项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2.强化对现有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保值增值率。对*政府注入的实物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对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要做充分的*场调研,确定开发计划,尽早发挥其应有效益。

  3.积极拓展新兴产业,提高*场占有率。要借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契机,在现有BRT充换电系统的基础上,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并通过互联网+,将出租旅游、BRT流动商业街、站台广告、场站综合体等进行资源整合。

  (六)提高企业风险意识,强化企业风险管理。

  1.注重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意识。要从多方面收集信息,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及未来发展目标进行必要的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组合,以便进行风险评估。

  2.明确职责,健全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风险管控职能,保障其独立性及权威性,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约束机制。并通过法定程序,指导和监督全资、控股子企业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3.强化管理,完善内控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建立覆盖各类风险管理全流程的差异化风险管理政策与制度体系,增强风险管理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通过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快公司网站建设、推行网上办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工程建设管理自动化,推进创新型企业管理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2.通过资源共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资源,有效发挥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促进作用,借助信息化平台,建立精细化运营、管控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通过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对所属公司的管理。一是通过战略指导、绩效获取、资源调配与整合等,为公司运营提供常规性服务与支持等,实现对下属公司的运营管控型模式和管控功能。二是要强化对项目前期、建设过程、交工验收结果的管理,探索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与项目经营管理的有效结合,完善相应的目标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22年7月8日

  

  

篇十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全文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深改委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三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阶段。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突出重点,弥补不足。利与弊,促进国有经济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2020年,作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启动年,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都将进入快速实质性推进的新阶段。

  1

  会议的主题是“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十三次深化改革4月27日启动。一号文件是《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具有抗击疫情的紧迫性。《四中全会重要改革措施实施方案(2020-2021年)》具有衔接四中全会精神的意义。第十四次深改会是两个月后开的,排在第一位的文件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特别强调的是2020年的三项任务: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征程。其中第三项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意味着现代化经济体系任务的提出,当是下一次中央全会的主题。这个信息很重要。2改革的两个作用: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抓好落实。突破和先导作用的强调,对深化改革方案的贯彻落实,明确了工作重点、提出了鲜明要求、指出了前进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3怎么改革: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就是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落脚点是“实效”。要从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批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办成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让大家真正感受到改革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改革任务是实打实的,责任也是实打实的,必须一级抓一级。会议审议通过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是抓实效的方案。

  4突出强调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会议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看起来是老话,实有新意。在一段时间内,有人借“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认为放弃“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理论上造成混乱,在实践上导致动摇。“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意味什么?国有资本是物质基础,而国有企业的政治基础不可代替,国家重要支柱,不可代替。特别是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在应急保供、医疗支援、复工复产、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建筑夜以继日开展工作,仅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就分别建成了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中国石化和新兴际华集团,在几周内将口罩的日产量从零提高到了近1000万套,防护服的日产量提高到了近20万套;国药集团、通用技术集团和华润集团,为一线提供了从试剂盒到有效的中药等充足的“弹药”;中央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复苏中发挥了强大的驱动力,带头复工复产,引领着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复苏。在抗疫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次次奇迹,都有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身影。证明国企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推荐访问: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2年)全文 国企改革 方案 全文